2025年正月过后,开工复产用工之际,武某等70名外来务工人员反映,被煤矿无故辞退。事件登记受理后,山阴县综治中心立即调度劳动部门、信访部门和所属乡镇召开分析研判会,并由劳动部门与矿方调解。在综治中心的统筹下,事件很快得以解决,79名务工人员拿到了应有的补偿。
星火小区140余套房的居民集体反映用水、用电问题,多次在网络平台、12345热线投诉举报。县综治中心接到网格员上报的信息后,立即调度信访、电业、水利部门和所在乡镇召开分析研判会,并与居民代表见面商议处理办法。目前,已申请县政府帮助解决推进中,避免了矛盾升级。
这些都是山阴县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成效的缩影。近年来,山阴县大力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指导各乡镇因地制宜,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实践路径,打造了各具特色的“山阴枫桥”新品牌。
家长里短:有地说、有人答、有人解
坐在岱岳镇综治中心“姚二女”的调解室,小花(化名)眼泪再次簌簌滑落。调解员姚二女拽出纸巾递给她,耐心细致地和她进行着思想交流。姚二女已记不清和小花是第几次面对面了……镇党委副书记、政法委员介绍说,岱岳镇综治中心由调解员、律师、专业咨询师为群众提供心理疏导、矛盾调解等服务,使家庭怨气有地方“撒气”,婚恋纠纷有地方“缓冲”。
在山阴,像“姚二女”这样的调解室还有很多。山阴县充分发挥调解能手人缘、地缘的优势,培建了一批基层调解组织,如:司法局“老刘调解室”、广武长城“夫妻网格调解室”、老年大学“夕阳红调解室”等,发挥了积极作用,实现了家长里短有地说、有人答、有人解。
矛盾纠纷:有处找、有机制、有法解
合盛堡乡北郭庄村两户村民因土地确权问题引发矛盾,两家都认为是对方多占了自己的地。乡综治中心邀请村中德望较高的老人,用老一辈互帮互助的旧事唤起两家人的乡邻感情,随后组织国土、司法等部门,和矛盾双方一起到地里,按照土地承包证现场丈量土地、讲解法规政策,最终均衡划定了争议地块。
北周庄镇王家堡村关某等20人,反映土地租给五福煤业和通盛煤业到期,要求归还土地,此类问题还涉及多个村。镇综治中心分类施策,精准化解,实行多部门联动
多措并举:横联防、纵贯通、出实效
山阴县整合调解资源,健全调解组织、构建调解平台、创新调解机制,建立和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,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网,完成了政调、访调、公调、检调、诉调对接窗口建设,凡涉及法、检、公、信访等矛盾纠纷突出的重点部门,都设立对接窗口或调解室,派驻调解员,做到矛盾纠纷有人管、处置快,由部门的“单打独斗”转变为“齐抓共管”,由被动处理转变为常态化解,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、处置在初始阶段。
该县综治中心以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“三位一体”为导向,整合医患纠纷、物业纠纷、劳动纠纷、环境纠纷等各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,对矛盾纠纷进行统一受理、集中梳理、归口管理、依法办理、限期处理,实现受理、登记、交办、承办、结案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。
同时,全县建立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,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、社会调解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,实现了各类调解优势互补、良性互动,推动大调解工作规范高效运行;建立了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诉前、诉中相互衔接工作机制,道路交通专业调解组织机制,人民调解与检察院诉前调解联动工作机制;建立了征地拆迁、劳动争议、交通事故、村矿矛盾、医患纠纷、环境污染等六大领域为重点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;努力做到防范在先、发现在早、处置在小,切实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,为全县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来源:山西法治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