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聚焦>政法人物
埋头苦干的交管尖兵——记长治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科科长秦联芳
发表时间:2025/02/17 来源:长治长安网 责任编辑:靳萍 审核人:申末娥

大年初一,天空微亮,秦联芳已经站在了闹市区的十字路口。这是他担任长治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科科长后养成的习惯——每周抽出几天“上路”。用他的话说:“只有站在路上,才能听清群众的心声,听到真实的城市交通心跳。”
  从事公安交警工作37年的他,从一名基层民警成长为中队长再到交警支队秩序科科长,成长为一名城市交通秩序管理事事靠前的“尖兵”,凭借的是埋头苦干的实际行动和高度的政治素养。他先后被公安部评为“全国公安机关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先进个人”,被省公安厅授予个人二等功。2024年,他再获殊荣,被省委、省政府评为“山西省先进工作者”。
  一个城市的交通秩序就像机器齿轮的啮合,每一个齿牙都必须精准对接,方能传递动力,驱动机械运转。交警就是齿轮的操作者,必须以精准的判断和果敢的方法,使得复杂的交通系统有序运行。
  在秦联芳看来,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是交警与群众共同协作的一种管理模式。面对群众反映学校门口久堵不畅、热闹商圈拥挤不堪、医院周边通行受阻等问题,秦联芳带领秩序民警们通过实地勘察、科学研判,借鉴省外先进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及智慧交通管理先进经验,科学拟定实施“一点一策”“一路一方案”“一区域一策略”,聚力破解学校、医院、小区、商圈、景点、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交通难题。2024年,牵头组织完成重点路口路段交通组织优化51处、优化信号灯配时19处,实现了道路资源利用最大化。此外,在中、小学校门前设置智慧发光斑马线7处,全面保障学生夜间过街通行安全。
  交通秩序管理除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,更重要的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、有序、畅通,并依法对道路上的人、车、路等交通要素进行组织、指挥、协调和监督。秦联芳常对民警们“苦口婆心”:“对于交警来讲,交通违法行为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,依法严厉打击机动车酒醉驾、超速、超员、逆行、疲劳驾驶、强超硬会等是遏制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。”为保障道路交通秩序平稳有序,他经常同科室人员加班加点研究对策,科学制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,切实强化路面巡逻管控,紧盯“两客一危一货”重点车辆、重点时段、重点违法整治成效,全面提升酒醉驾等各类重点违法查缉针对性和实效性,确保路畅人安。2024年,全市共查纠各类重点交通违法10.8万余起。
  不仅如此,秦联芳作为长治市交通秩序管理工作负责人,他结合交管工作实际,明确工作导向,强化短板分析,牵头制定出台全市“三个一”新常态异地用警交叉执法工作机制(明确一把标尺、建立一套制度、曝光一批违法),实行每月开展全市异地用警交叉执法工作勤务模式,重点加大异地交叉执法行动频次,全力提升整治成效。2024年,他持续深入基层大队开展实地调研指导30余次,与基层民警一道解决业务问题40余件,审核修订全市各类专项工作方案、通知通报、专题报告、信息简报等90余份,提供各类秩序业务数据报表120余份,积极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。在全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“减量控大”考核中,长治市交通秩序管理业务位列全省第一梯队。
  交通秩序是否良好,还依赖于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。交通秩序民警的工作不仅需要与相关部门紧密协作,还需倾听群众声音、理解民意,随时应对道路交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突发状况。这就要求秦联芳以及秩序民警们不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,还要具有能够换位思考的“共情力”。
  有一次,秦联芳带班在医院周边疏导拥堵,一名急需就医的驾驶人来不及停好车辆,遭到多数驾驶人的围困,在此期间不断有人口出恶语,并将怒火引向执勤疏导的民警。秦联芳见状及时上前安抚围观人群的情绪。“大家到这个地方来都很着急,请你们相信警察,给我们几分钟时间,一定让大家顺利通行。”话毕,他摘下其中一名民警胸前的警哨,一边指挥民警与他配合,一边吹响了哨音,娴熟地挥动手臂,有序引导车辆离开拥堵位置。秦联芳认为,交警一个手势、一次执法都关乎交通顺畅与安全,容不得丝毫懈怠。而未来,交通管理中将会增加更多的“科技化”,随着电子监控、智能交通系统等科技应用,交通管理效率会大幅提升,管理和执法在科技推动下将会更精准、高效。
  37年时光荏苒,秦联芳发扬“传帮带”的精神,严格要求民警秉持“公正执法、为民服务”执法理念,无论是路面执勤执法、交通事故处理等方面,都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程序、规定动作,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安全感、幸福感。此外,他还以“老朋友”的身份关心关注着广大交通参与者,他说:“每次在路上,都希望大家平安,这一点永远不会变!”

来源:山西法治报